斯诺克观众最头疼的就是掐着时间找直播源,免费场次永远比付费慢半拍。
上海大师赛决赛刚打到第一阶段,虎牙和咪咕就搞出两套方案——免费画质压到720p带贴片广告,付费会员才能开1080P超清。
普通球迷看个球还得被资本分层,这吃相比斯诺克选手擦巧克的动静还难看。
世界第二威尔逊对决排名17的卡特,纸面实力确实碾压。
但卡特刚把磨王塞尔比打崩,这种爆冷体质遇上长局制更有戏。
21局11胜表面看拼技术,实则熬体力。
参考2021年世锦赛,特鲁姆普打到决胜局手抖到架杆失误,顶级选手在高压环境下照样可能翻车。
咪咕敢收钱直播也不是没道理。
他们手里握着独家多机位和选手第一视角,这招在三个月前的世锦赛就测试过,付费用户能看到球员击球时的面部微表情。
不过多数观众根本不关心这些技术细节,大家就想安静看个完整比赛。
虎牙虽然免费,但每局结束硬插30秒带货广告,这骚操作去年英锦赛就被骂上热搜。
冠军21万英镑的奖金看着唬人,其实扣完税和团队分成,到手还没中超球员一周工资高。
斯诺克运动员真实生存状态在2022年曝光的选手收入榜就能看出,TOP16以外的人全年奖金经常不够支付全球参赛的差旅费。
卡特这种老将能坚持到现在,说是热爱不如说是没得选。
卡特长台成功率半决赛干到89%,这数据搁平时能吊打八成职业选手。
但威尔逊的安全球控制更变态,他本赛季把对手做斯诺克的平均解球次数拉高到2.8次。
今晚关键看卡特能不能复刻2020年大师赛的黑马奇迹,不过连续两天打满19局的老将体力槽怕是撑不住。
直播平台搞差异化服务没问题,但至少保证基本观赛体验。
去年欧冠决赛搞付费4K直播,结果关键时刻卡成PPT的教训还热乎着。
普通球迷要的很简单:画面不卡顿、解说别胡说、关键时刻别切广告。
这些基础需求都保障不了,搞再多花活都是扯淡。
七点半第二阶段才是真战场。
威尔逊要是前五局能把分差拉到三局以上,基本就提前杀死悬念。
不过斯诺克史上领先九局被翻盘的案例也不是没有,2012年世锦赛火箭打卡特,前两个阶段打成15-10,最后硬是被追到决胜局。
说到底,长局制比赛比的是谁先犯致命错误。
赌威尔逊11-8夺冠的可以参考赔率变化。
三大博彩公司从初盘1.25降到现在的1.44,说明有大额资金押注卡特爆冷。
这种资金异动在丁俊晖2016年决赛前也出现过,当时庄家硬是把赔率从1.8调到2.3,结果真让塞尔比捡了便宜。
电竞盘口那套玩法,现在传统体育也玩得溜。
决赛用台呢绒据说换成了Strachan冠军布,这种材料能让球速加快15%左右。
对习惯控球的威尔逊算利空,反倒是擅长长台进攻的卡特可能偷着乐。
器材暗改这事在斯诺克圈早不是秘密,去年英国公开赛临时换球桌供应商,直接导致TOP16集体翻车。
说到底免费直播才是流量密码。
参考抖音转播NBA的成功案例,虎牙要真想扩大斯诺克受众,与其在画质上动手脚,不如学学人家开发实时战术分析弹幕。
年轻观众早就不满足于看球,他们要的是边看边玩的沉浸式体验。
这些创新服务要是能跟上,付费会员自然有人买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