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亚洲杯篮球赛能让观众集体犯高血压,这事儿也就沙特主场干得出来。
自家裁判眼皮底下的肘击能装瞎,直播画面连比分都不给,硬逼着观众手动计数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穿越回了九十年代看文字直播。
8月5日这场中沙对决,明明30分的实力碾压局,硬是被裁判和转播方搞成悬疑剧——赵睿挨揍裁判当没看见,沙特球员摔得比碰瓷大爷还敬业,关键时候比分牌直接消失。
国际赛事办成这样,亚洲篮协的脸往哪儿搁?
看看裁判组这几波神操作就离谱。
赵睿被沙特球员冲着胃部来记重拳,三个裁判集体开启"无响应模式",非得等中国队进球了才想起来看回放。这种选择性失明堪称行为艺术,隔壁CBA的裁判看了都得自愧不如。更绝的是转播技术,比分显示时有时无,关键回合还玩消失,导播怕不是从沙特电视台临时借调来的实习生?要知道2023年非洲杯足球赛都用上8K超清多角度回放了,亚洲顶级篮球赛事居然在基础转播上翻车。
这类主场优势玩脱的现象早不是头回见。去年足球世预赛沙特主场踢澳大利亚,VAR设备"刚好"在对方进球时故障,事后调查发现是电源线被"无意"踢断。不过人家篮球圈也有正面案例,2019年男篮世界杯引入"裁判报告+实时回放中心",关键判罚直接投屏给全场观众看。亚洲杯要真想把赛事规格提上去,不如先给每个裁判配个随身记录仪,学学NBA把裁判通话录音在赛后公开。
说到底还是赛事监督机制太拉胯。国际篮联早该强制推行第三方裁判派遣制度,像欧冠篮球联赛那样每场安排两个中立国裁判。转播技术更不能惯着东道主,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就规定过,主转播方达不到4K信号标准直接取消承办资格。建议下次招标直接把转播质量写入合同条款,哪个国家再敢拿马赛克画质糊弄人,直接罚没保证金给观众买眼药水。
这场闹剧算是给亚洲篮球敲了记闷棍。球员拼死拼活打出来的30分差距,差点就让裁判和转播方联手毁了。看看赛后数据统计更讽刺——中国队犯规次数比沙特多7次,罚球数却少12个。好在实力够硬没让黑哨得逞,但总不能指望每支球队都自带抗压BUFF。现在压力给到亚洲篮协这边,要是再纵容这种自砸招牌的操作,下届亚洲杯观众怕不是要自带望远镜和计分板进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