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预赛出局第87天,国足主帅仍空着,10月就要踢新比赛,换谁都慌
足协25号发通知,全国征集10月6-14日、11月10-18日两场国际邀请赛承办城市。
文件里写着:每站计划邀2到4支球队,国足肯定在,对手待定。
时间点卡得很紧,意味着新帅最迟9月底就得拍板,不然连集训名单都凑不齐。
东亚杯让久尔杰维奇顶班时,足协内部就定了调子:过渡性质。
现在过渡期结束,选帅进入倒计时。
谁接手、带什么人、踢什么风格,三问号直接甩给下一任。
很多人盯着洋帅还是土帅,其实更关键的问题是队伍年龄。
87天前出局那晚,首发平均年龄29.7岁,亚洲最老。
新周期第一场正式练兵就在眼前,不换血说不过去。
U22、U18同期热身,明显在提前铺路。
原计划里,7月U17女足邀请赛、9月国足邀请赛、11月U20男足邀请赛全部取消或改档。
赛程压缩后,国字号梯队首次出现同步热身,信号很明显:资源向年轻人倾斜。
有圈内人透露,足协这次把选帅标准悄悄划成三条:熟悉亚洲足球、能接受长期合同、愿意带青训教练进队。
最后一条直接把部分名气大但团队单飞的老帅排除在外。
球迷更关心谁来。
斯科拉里、奥拉罗尤、奎罗斯都传过,但报价和权限没谈拢。
土帅选项里,有人推荐U20国青现任,理由是便宜听话还了解球员。
问题是,便宜听话能不能扛住十月份第一场正式亮相的压力。
十月份对手大概率是西亚或中亚球队,飞行距离短,气候接近,方便验货。
十一月份那周则倾向东亚或东南亚队伍,方便回国打联赛。
两场都是国际A级赛,积分影响排名,输球会被骂,赢弱旅也没掌声,新帅第一场就是夹生饭。
U22和U18的名单已经让俱乐部紧张。
亚运会刚结束,各队国脚归队就收到国字号征召预告。
联赛冲刺期抢人,俱乐部和足协的拉锯又要上演。
上一次国足集训,某中超队长直接在社媒发训练照配文累,点赞瞬间破万。
换血意味着老将让位。
吴曦、张琳芃这一批85后如果淡出,更衣室话语权空出来,新帅能不能镇住95后甚至00后,是另一道考题。
过去十年,国足换帅总在老将和新人的夹缝里翻车,这次时间更紧。
有人算了笔账:10月比赛门票、转播、招商合同已经启动,新帅9月官宣才能赶上完整商务周期。
每拖一天,赞助商的问号就多一个。
足协市场部比球迷更着急。
选帅加速的另一个推力是2026世界杯亚洲区名额增加。
虽然下届预选赛还没抽签,但排名越高档位越好。
这两场邀请赛积分看似鸡肋,实则决定国足能不能在分组抽签时避开日韩伊沙。
输球掉档,后面全是地狱签。
球迷能做的只有等。
等官宣,等名单,等第一场结果。
焦虑点在于,过去每一次换帅都喊重建,每一次都草草收场。
这一回,足协把年轻人推到台前,把老将留在替补,把压力全塞给还没上任的新帅。
十月的哨声一响,答案就写在比分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