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运会金牌值多少人民币(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)

admin 8 2025-07-25 16:10:02

文| 一线吃瓜菌

编辑| 一线吃瓜菌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前言

奥运会金牌不用纯金,这个国际奥委会的“抠门”规定背后有科学考量,无论它是否用纯金,都无法影响它的真实价值。

为什么奥运会金牌不再用纯金?国际奥委会的决策到底合不合理?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奥运会金牌不一定是纯金的

奥运会金牌代表着运动员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——它其实并不是纯金的!

根据国际奥委会(IOC)的规定,现代奥运会金牌只需含有至少6克黄金(镀金),其余部分通常是纯银。

最后一枚纯金金牌还要追溯到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,国际奥委会便调整了奖牌材质标准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如果按照今天的金价计算,一枚纯金奥运金牌(约500克,早期金牌重量)的原材料成本就超过3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21万元)。

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镀金金牌(含6克黄金+纯银基底),材料成本仅约800美元(约5700元人民币)。

假设一届奥运会颁发300枚金牌,纯金版本的总成本将高达900万美元,而镀金版本仅需24万美元,相差近40倍!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如果每届奥运会都要制作纯金金牌,仅奖牌一项就可能增加数千万美元的开支,这对国际奥委会和主办国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。

除了国际奥委会和主办国减负,还有另外一个原因,纯金(24K)是一种非常柔软的金属,莫氏硬度仅为2.5(和指甲接近)。

如果奥运金牌用纯金打造,运动员在佩戴、展示甚至不小心摔落时,金牌很容易被刮花、凹陷或变形,影响美观和保存价值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相比之下,银镀金的组合更耐用——银的硬度更高(莫氏硬度2.7-3),镀金层则能保证外观的华丽。

现代电镀工艺可以让黄金层均匀覆盖在银牌表面,普通人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纯金和镀金的区别,镀金层还能防止银牌氧化变黑,让金牌长久保持光泽。

对于运动员来说,奥运金牌的收藏价值、历史意义和代表的国家荣誉,远比它的金属成分重要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比如迈克尔·菲尔普斯的23枚奥运金牌如果按金价计算,总价值不到2万美元,但它们的拍卖估价可能超过数百万美元,因为它们是"史上最伟大游泳运动员"的象征。

刘翔的2004年雅典奥运金牌如果按材质算,可能只值几千元,但它对中国田径的意义无法用金钱衡量。

如果金牌真的是纯金的,反而可能引发盗窃、走私甚至运动员被勒索的风险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奥运奖牌在博物馆或运动员家中被盗的案件,镀金设计实际上降低了奖牌成为犯罪目标的可能性。

如今很多奥运会已经不再用纯金材质的金牌,但很多运动员还是会下意识地咬金牌“验货”,却不知道这个动作到底有多危险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金牌和运动员

牙齿是最早的"黄金检测仪" ,因为纯金(24K)质地柔软(莫氏硬度仅2.5),用牙齿咬合会留下轻微牙印,而掺假的合金(如铜或银)则更硬,难以咬动,商人和淘金者常用这种方法快速检验黄金纯度。

可奥运金牌自1912年后就不再是纯金的,而是银镀金(仅含6克黄金)。

国际奥委会(IOC)对奖牌成分有严格规定,运动员完全不需要“验货”,但咬金牌的习惯依然流行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比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,游泳名将马克·施皮茨咬金牌的照片被全球转载,这一动作也成为“冠军标配”。

咬金牌被赋予“品尝胜利”的寓意,类似“亲吻奖杯”,耐克等品牌就在广告中刻意强化过这个动作,但从材料学和健康角度看,这个动作暗藏隐患。

现代奥运金牌的镀金层极薄(通常仅1-2微米),而基底金属(如银或铜)可能含有镍(常见于镀层工艺),接触后可能引发皮炎或口腔黏膜刺激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基底金属(如银或铜)还可能含有铅或镉(旧式奖牌或仿制品中),这些重金属若被误吞,可能造成中毒。

比如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奖牌因含少量镍,奥组委特别警告过敏体质运动员"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"。

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直接建议,不要咬奖牌,因为他们没消毒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咬金牌还可能带来牙齿损伤,金牌虽非纯金,但银合金(硬度约2.7-3)仍可能对牙釉质(硬度5)造成磨损,尤其是用力啃咬时。

除了这些,要金牌还有可能影响到金牌的美观,这还要看金牌是什么材质的。

英国材料学家马克·米奥多尼克曾在BBC实验中测试,纯金块上,牙齿轻松留下凹痕,奥运金牌(银镀金)几乎无法被咬动,仅留下轻微划痕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但奖牌在颁奖前经多人触摸,可能携带细菌,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研究人员的一次发现。

他们发现奖牌表面检出耐药性葡萄球菌(可能引发感染),新冠病毒流行后,东京2020和北京2022奥运会均禁止运动员咬奖牌。

这么看咬金牌既无必要又有风险,可运动员仍乐此不疲,答案在于“娱乐”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, 菲尔普斯咧嘴咬八金,展示自己的牙齿有多结实。

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, 傅园慧用后槽牙狠咬金牌,上演“表情包式咬法”活跃气氛。

还有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,运动员受到外部条件限制,不得不“假装咬金牌”。

而2022年的北京奥运会,谷爱凌指尖托金牌,不失为咬金牌的优雅替代方案。

奥运会金牌不是金的?历史上真正的奥运金牌,出自哪一届奥运会?

如果有人未来有幸获得奥运金牌(或任何奖牌),建议别真咬,因为避免金属过敏或牙齿损伤。

为了保护自身安全,运动员拿到金牌后,可以戴手套触摸,这样能减少细菌接触(尤其过敏体质)。

金牌的含金量在变化,运动员咬金牌的动作,也逐渐从一项“验货”行为发生转变,而奥运金牌的真正价值,在于它承载的梦想,而不在于它能被咬出多深的牙印。

上一篇:篮网不敌黄蜂哈登15分8助攻8失误(杜兰特38分哈登状态低迷)
下一篇:欧联杯八强出炉(欧联杯八强出炉 英超领头羊翻车)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