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场边那句脏话飙出不到两天,刚签的天价合同直接碎成了渣。
香港球员米高在东亚杯赛后辱骂中国球迷的脏话视频疯传全网,苏州东吴俱乐部连夜撕毁合约,整个体坛炸了锅:穿中国球衣挣中国钱的主儿,嘴皮子敢往同胞心窝子上招呼?
道歉声明来得倒是快,可“文化差异”这种借口糊弄谁呢?
俱乐部解约公告更干脆,连薪水捐赠和学中文的承诺都没能保住他的饭碗。
踢球的都知道,输球憋屈正常,但把看台当垃圾场撒气纯属脑壳坏掉。
更讽刺的是这位爷刚签完肥约,转头就朝衣食父母脸上吐口水,这算哪门子职业球员?
某些人双标的嘴脸也够够的。
前阵子别人家球星闹脾气时跳得比谁都高,这次自家地头出事儿反倒装聋作哑去扶贫。
香港喜剧演员那句点评在理:俱乐部解约止损算聪明,但早干嘛去了?
引援时不查查球员脑子有没有坑?
归化球员光看脚法不看人品,迟早被反噬。
说到底球场不是法外之地。
当年伊朗球员把球停门线上挑衅,被国青队记恨了多少年?
如今自家联赛的球员骂自家球迷,耳光抽得比外人都响。
米高滚蛋算活该,但更该反思的是整个体系——合同里早该写明,谁敢侮辱中国球迷直接卷铺盖走人。
队服胸前挂的是国旗,不是擦嘴的抹布。
球踢得再菜也认了,可跪着挨骂?门儿都没有!
建议所有俱乐部把这条刻合同里:管你什么肤色多大牌,敢骂中国球迷的,趁早滚出中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