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尼泗水的比赛厅里,第三局的比分是19-19,泰国队的二传急忙传向主攻,球刚过网,就被中国队副攻高高跃起封死在三米线前。
落地的那一刻,中国队员们几乎没有过多庆祝,只是迅速回到发球区,准备下一个回合。
这场1/8决赛,中国女排以3-0击败泰国,几乎没有给对手太多机会。
比分分别是25-15、25-18、25-19,完全掌控着节奏。
另一边,意大利3-1战胜东道主印尼,看似稳健,但第三局意大利却被对手打了个21-25,显露出一定波动。
8月15日的赛程注定充满火药味。
按照赛程安排,10:00巴西对阿根廷,15:00保加利亚迎战波兰,18:00是意大利对中国,21:00土耳其对阵日本。
去年同级别世锦赛的决赛,就是中国与意大利的对决,当时中国队苦战五局才以3-2拿下冠军,如今两队提前在8进4狭路相逢,碰撞不可避免。
意大利女排的攻防特点已经被各支球队重点研究。
她们的接应梅里特·阿迪戈韦,年仅18岁,身高1米82,效力于意甲科内利亚诺女排——和朱婷是俱乐部队友。
她在本届世锦赛已经累积104分,其中80分来自进攻,成功率达到50%,场均能贡献13.33分。
二号位的强攻、后排进攻、以及转换球处理,都是她的杀手锏。
她的高点暴力进攻往往能直接突破拦防体系,在关键分的处理上极具威胁。
意大利的副攻琳达·曼弗雷迪尼,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核心。
19岁,身高1米88,总得分60分,其中41分来自进攻,成功率54%。
更重要的是,她的拦网得分高达15分,场均2.5分,是网前的屏障。
她的中路快攻出手干净利落,背飞线路刁钻,二传只要一传到位,就能顺利撕开对手中路防线。
同时,她的拦网覆盖面极大,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双人拦网,对对手的进攻节奏形成压制。
相比之下,意大利的主攻线并不算稳定。
身披2号的妮可·皮翁博尼,19岁,身高1米80,总得分52分,进攻得分38分,成功率仅有37.6%。
她在两点攻体系中担任侧翼火力点,发球有一定冲击力,但在前排进攻效率不高,容易形成卡轮。
这也成为对手重点冲击的对象。
中国女排在面对这样一支意大利,需要在战术上有针对性。
皮翁博尼和阿迪戈韦,如果一传质量被压制,意大利的一攻节奏就会被打乱,迫使更多球交到接应位置。
阿迪戈韦虽然实力强,但如果在高点强攻时遭遇双人拦网,并且六号位提前补位,她的得分效率会受到影响。
曼弗雷迪尼的中路快攻和背飞,需要中拦提前起跳半步,尽可能封死她的出手角度。
从场上节奏来看,中国队在1/8决赛的执行力很到位。
面对泰国时,发球直接冲击了一传,拦防体系多次形成有效防反,避免了陷入单回合的硬拼。
特别是在防守转换时,副攻与二传的衔接非常顺畅,这让中国队在多回合对抗中占据绝对上风。
而这样的打法,正是对阵意大利时需要延续的。
意大利在与印尼的比赛中,第三局被对手抓住机会连续得分,阿迪戈韦的进攻被拦,皮翁博尼在前排的效率下降,暴露出了体系依赖性较强的特点。
一旦接应和副攻得分遇阻,整支球队的攻防稳定性会下降。
这种情况在和中国这样拦防体系严密的球队交手时,很容易被放大。
朱婷与阿迪戈韦的俱乐部情缘也是一个有趣的细节。
科内利亚诺是意大利联赛的豪门,阿迪戈韦在那支队伍中已经展现出不俗的潜力,能够与朱婷配合,也证明了她具备在高水平比赛中立足的能力。
而在国家队赛场,两人此时将站在网的两端,各为其战。
从两队近两年的交锋记录来看,比赛常常打到四五局才能分出胜负。
去年世锦赛决赛,中国队依靠全队多点开花的进攻和关键时刻的拦网,才以3-2险胜。
今年提前碰面,比赛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。
尤其是在1/4决赛阶段,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成为胜负的转折点。
中国女排的攻手线在本届赛事中发挥均衡,多名球员得分上双,副攻快攻线路多样,主攻的下球能力也在逐渐提升。
与泰国的比赛,中国队在发球得分上占据明显优势,多次在一轮发球中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手一传,为副攻的快攻创造了条件。
而面对此前经验丰富、拦防体系健全的意大利,这种发球冲击一传的战术显得尤为关键。
意大利的防守体系以副攻和自由人支撑,中后场的保护意识很强,防反配合中,二传能够迅速找到阿迪戈韦进行高点进攻。
她们在快变和边攻之间的切换速度快,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对手的拦网位置,使防守出现空档。
但一旦接发失误,她们的快攻体系就会受阻,被迫依赖接应单点突破。
这场比赛的时间定在8月15日18:00,按照央视最新的直播节目单,依旧没有安排电视直播。
这意味着想看比赛的球迷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寻找信号。
对于关注中国女排的观众来说,这场与意大利的对决是本届赛事最值得期待的一场较量,从阵容、战术到对抗强度,都具备高水平的观赏性。
印尼的赛场气氛热烈,球迷几乎占满了看台。
意大利与印尼的比赛中,主场球迷的呐喊声几乎盖过了裁判哨声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中国女排与意大利的比赛也会在高分贝的助威声中进行,球员的心理抗压能力将直接影响场上发挥。
球迷的情绪会不断传递到场内,推动比赛节奏的加快或放缓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比分的走向。
在赛前的训练课上,中国队反复演练了拦防对阿迪戈韦的配合,包括二人拦网的起跳时机、后排补位的角度。
教练组要求在防反环节加快攻防转换速度,同时通过发球抢先压制对手的主攻线。
意大利方面,则在加练后排防守和副攻快攻的稳定性,意图在比赛中保持中路的杀伤力。
双方的准备与调整,都围绕着对方的核心球员展开。
赛场上的每一次对位,都是两种技战术体系的直接碰撞。
球员的执行力、临场应变,以及在高强度对抗中保持专注的能力,将在每一分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