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甲联赛第19轮刚结束,积分榜大变天,球迷最揪心事儿来了:裁判争议和保级悬念直接搅乱冲超格局。
辽宁铁人主场2比2绝平广东广州豹,靠补时超时进球保住榜首,但裁判判罚被批不公;青岛红狮十轮不胜垫底,降级几乎板上钉钉。
核心问题?
联赛公平性遭质疑,裁判失误可能毁掉球队努力,这事儿必须较真。
辽宁对广州豹那场,补时明明结束,裁判却让比赛继续,结果辽宁外援趁机绝平。
媒体人“一九八四丰臻”直接开炮,说判罚太离谱。
类似争议不是头回见,去年中乙也有过补时超时导致逆转,引发球迷暴怒。
裁判水平参差不齐,根源在培训体系薄弱——中甲裁判多是兼职,缺乏专业监督,容易在高压下犯错。
这直接影响冲超:辽宁和重庆铜梁龙本可稳升中超,但一场误判就让广州豹丢分,保级队广西平果虽3比2绝杀深圳,却因积分不公更难翻身。
建议联赛学英超引入VAR回放,哪怕成本高,也比毁掉赛季公平强。
青岛红狮十轮不胜,表面看是运气差,实则暴露管理混乱:资金短缺导致外援流失,青训断层,类似2019年延边富德降级悲剧。
保级区佛山南狮只领先9分,广西若稳住心态,还有机会逆袭。
裁判乱象不治,中甲永远难称职业联赛。
青岛红狮的例子警醒所有队:光靠外援撑场面不够,得夯实基础。
球迷盼的很简单——公平竞争,别让黑哨毁了热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