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讫·查筭·督查·调查·侦查·查访·查巴·乘查·钓查·泛查·浮查·海查·枯查·渔查·查尔瓦·查头·查头鳊·查牙·查哈罗夫·查理马特·查理王族·查苏利奇·查特吉·查士丁尼·查戈斯群岛·查亚普拉·查浦·查干额日格/痂查·蜡查·查秽·查郎·查拳·查门·查沙·查姓·查慎行·查良镛·查理曼·查谟·查下·查侪·查巴山·查溪·查山·查家岭·查家山·弄查
陕西西安学者齐声唤贤原创“辞书纠错”系列:“查”的姓名两音
查哈罗夫·查理马特·查理王族·查苏利奇·查特吉·查士丁尼/查姓·查慎行·查良镛·查理曼
陕西西安学者齐声唤贤原创“辞书纠错”系列:“查”的地名两音
查戈斯群岛·查亚普拉·查浦·查干额日格/查谟·查下·查侪·查巴山·查溪·查山·查家岭·查家山·弄查
查 1.chǎ。1)含义。(1)查看、查讫(检查完毕。讫qì)、查筭(同“查算”。检查核算。筭:suàn)、督查、调查、侦查。“查访(对工作或事件进行调查了解)”不同于“察访(对工作或事件进行细致调查、深入了解。察:观察、视察)”。2)查巴·糊弄 豫鲁苏皖交界一带和胶东方言指:欺骗。2)“楂”的本字:水中浮木。乘查(同“乘槎(chá)”木筏。2.同“茬”)、钓查(钓舟;渔舟)、泛查(同“泛槎”。A.乘木筏登天.B.漂浮海上的木筏)、浮查(漂浮海上的木筏)、挂星查(传说尧时西海上发光的浮木)、海查(用竹木编制的渡海的筏)、枯查(指竹木筏或木船)、渔查(渔槎)、查尔瓦(彝族男子所穿的黑色斗篷)、查头(A.查头鳊。B. 船头)、查头鳊(即鳊鱼)、查(杈)牙(树枝分杈;错出不齐貌)。3)Chǎ。(1)人名:查哈罗夫:苏联作曲家。查理马特: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首相。查理王族:自查理 一世为西班牙国王。 查苏利奇:俄国孟什维克首领之一。查特吉。A:般金·查特吉,印度作家。B.萨拉特·查特吉,印度小说家。查士丁尼(一译尤士丁尼安,东罗马帝国皇帝)。(2)地名:A.外国地名。查戈斯群岛:印度洋珊瑚群岛。查亚普拉: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会。B.我国地名。查浦:古地名,在建康(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)南。宁夏吴忠市查干额日格。
2.zhā。1)同“楂”:山楂。2)通.“渣”。痂查(痂皮)、蜡查(见“蜡渣”:1.旧时亦作“蜡查”“蜡楂”。蜡经过提取后剩下的渣子)、查秽(渣滓秽物)。
3)其他:查郎(唐代对官员的昵称)、查拳(武术拳种之一)、查门(“咱们”转音)、查沙(扎煞:伸开;张开)。4)Zhā。(1)姓。一是出自姜氏,炎帝后裔。春秋齐国齐顷公儿子被封于“楂”,后代以封邑作为姓氏,成为“楂姓”,后来去掉“木”字边旁,成为“查”姓。二是出自芈姓。春秋楚国公族大夫封在查邑,后代以邑地名为姓氏。西汉时主要分布在临淄郡,即今山东省临淄区一带。名人有:清代诗人查慎行;今有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(金庸)。2)人名。查理曼,其曾建立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)。3)地名。(1)外国地名。查谟:南亚克什米尔南部城镇。(2)我国地名。查下:旧时闾巷名。今地名有:安徽省宣泾县桃花潭镇查侪(chái)风景名胜区,庐江县查巴山,怀宁查龟山,东至县查溪;江苏扬州市查山;江西省铅(yán)山县查家岭;湖北省大冶市查家山;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弄(lòng)查(又名“龙查”)与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查(原名弄(lòng)查)。
举例:①辨例:《现汉》《新华字典》只有常用音义及姓音“zhā”。从《辞海》《辞源》以及中外名人典籍看,“查”的人名、地名,均有两音,汉语主要工具书应提明叫响。
②误例:1.“察访”混作“查访”:1)《北京晚报》(2012年4月27日)载文《五花八门的古代判决书》,称:“太守祝枝山查访民情正好路经此地,问明情况,当即判道……”2)翟兰云等在《检察日报》(2013年7月24日第12版)载文《走村入户脚步不停 边走边问边查访》。上述两例应使用“察访”。
2.360安全浏览上的新兴媒体以及豆包搜索结果,均把“查”的人名、地名中的两读,注音为一个“zhā”音。另外,“查(chǎ)”之“浮木”义的组词,清一色的将注音误为“zhā”。实例太多,从略。